开工!扩容!加速!批复!深圳携三大片区全力冲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圳近期大科学发展好消息不断,6月27日上午,光明科学城配套区的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最新一则来自深圳市委大湾区办的消息称:总规划面积已由57.1平方公里扩容为69.7平方公里。
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正规划加速,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项目接二连三落户;皇岗口岸改造重建正式提上日程;河套北片区棚改正式启动。
另外,据深圳卫视深视新闻透露:科技部近期已经批复!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E级超级计算机预期将于2022年在深圳部署……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近期,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区域作为深圳争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梯队”,动作频频。这些都透露了深圳积极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信号。
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的核心引擎,也是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布局。
6月27日上午,光明科学城配套区的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光明云谷一期、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保障性住房、科学城智慧公园和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程一期项目,总投资达107.64亿元,配套区将与科学城一并规划,同步建设,全面衔接科学城的发展和空间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建设规划展板上发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案”规划在列,事实上,深圳早已开始布局,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决心也早已彰显。在2018年初的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上,深圳就首次提出过要规划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技术中心。
而早在2017年,深圳开始布局的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十大行动计划”,也是剑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之重器”。
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十大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十大海外创新中心、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十大人才工程。
近期,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区域作为深圳争当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梯队”,动作频频。这些都透露了深圳积极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信号。
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官方解释提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获批。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具备什么?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海、合肥三座城市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无疑都是大科学装置群汇集,国家级水平实验室不在少数。同时,在国际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全球顶尖科研团队扎堆也是这三个城市的特点。而深圳在这几方面还是存在明显短板不足。
作为创新高地的深圳,基础科学在全国的地位并不突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22个,国家“十三五”规划新建大科学装置16个,其中合肥依托中国科技大学有8个,北京有7个,上海有5个,合肥、北京和上海作为已确定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其大科学装置总数占全国的50%强。
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有116家,上海有44家,广州有20家,深圳仅有6家。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北京、上海、合肥三地运行和在建的这些大科学装置,大部分都是由中科院牵头来建设。这无疑体现了中科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那么在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中科院如何布局?
围绕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中科院正整合全院优势力量,全方位深度参与共建工作。目前,中科院在湾区内建成、在建、筹建项目包括:
广州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
广州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实验装置
广州人类细胞谱系
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和合成生物研究设施
东莞散裂中子源
东莞南方光源
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
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
此外,广东省首批和第二批启动建设的7家省实验室建设,中科院深度参与其中5家。(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选址落户深圳光明,学校依托中科院在粤布局的科研设施和科研力量,结合深圳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势,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研究平台,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计划2021年,师资队伍达300人,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首批本科生入学。
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正在行动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日前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明确:“深圳就是要做好‘创新合作’这篇大文章,重点建设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一体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圳市长陈如桂此前曾在媒体专访中表示,4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和57平方公里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这些将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深圳主政者频频提及三个区域的好消息频频传来。
依据《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基本确定了以西丽湖为心;依托沙河西路的南北轴,依托留仙大道的东西轴;大学城创新片区,石壁龙创新片区,西丽中心区的“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科教城有科教机构创新载体350家,拥有深圳湾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同时还有7所诺奖科学家实验室。
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正规划加速,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项目接二连三落户,皇岗口岸改造重建也正式提上日程。河套北片区棚改正式启动,范围达到32.2公顷,计划打造成深港融合试验区,作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东门户,将为解决深港融合带来产业空间诉求,计划打造5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光明科学城是以攻坚“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任务,着力布局大学、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科研设施。光明中心城区、光明科学城配套区的相关建设也正在稳步加速推进中。
除了这些重点片区正加速规划建设,深圳大科学装置的布局也频传佳音。鹏城实验室落户深圳后,已经初步建成“云脑”“靶场”“云网”三个大科学装置,同时还在河套片区布局了人工智能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为了支持大科学装置的运营,深圳也投入了大规模的资金前期启动。
2018年,深圳财政科技支出5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6%,增长57.7%。
今年一季度,深圳财政科技累计支出8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
2019年全年,深圳科技研发资金预算规模123亿元,比5年前增加了84.1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安排45.36亿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比重36.87%。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汪云兴表示:深圳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仅要争取布局更多的国家级科学装置、创新平台、高等院校、重大项目等硬条件和重大任务,而且要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等软环境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先行先试。
力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对深圳有何意义
从国家创新战略力量的区域布局、国家南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考虑,国家支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依托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所形成的科技创新协同优势,在深圳建设国家南方综合性科学中心,将有助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一个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成果辐射广阔、创新范式自我迭代、在全球创新价值网络中持续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现代化国际化协同创新区域。
深圳作为国际创新型城市,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再强化深圳创新型城市地位,同时深圳也有望借此跻身国际研发城市行列。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后,深圳将更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新兴产业发达、创新创业活跃的优势,以产业创新牵引技术创新、带动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孵化技术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靳阳懿)
6月27日上午
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四大重点项目
集中开工啦~
话不多说
咱直接去看看吧~
▲活动中,王宏彬、刘胜、周荣生、李世清、刘桂林、周辉、姚高科共同为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推杆。
6月27日上午,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现场举行。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荣生,区政协主席李世清,区领导刘桂林、周辉、姚高科,及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和施工人员代表等参加了当天的开工仪式。
▲汽车鸣笛,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项目开工。
四大工程集中开工
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呢?
接下来光明区又将如何做?
下面,来听听来自开工现场的声音吧~
在活动现场,刘胜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项目的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祝贺,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广大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四个光明科学城配套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光明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国家、省市对光明科学城建设高度重视,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对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力支撑。
新湖街道将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排和部署,以结果导向抓落实,以问题导向讲服务,以发展导向做保障,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上下一心,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打赢打好科学城配套区土地整备这场硬仗,保障科学城及配套区建设顺利推进,向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东
区建筑工务署作为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区建筑工务署将进一步强化认识,明确责任,实现项目建设的良好开局;强化服务,优化保障,凝聚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强化进度,对照目标,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强化管理,提高标准,打造建设项目的精品工程。将瞄准新光明建设总目标,卯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提速项目建设,为新光明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区建筑工务署署长曹淑学
▲片区效果图
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光明云谷片区)是光明科学城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光明区东北部,东至罗仔路,南至圳园路,西至光侨路,北至公常路,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将与科学城一并规划,同步建设,全面衔接科学城发展和空间规划,为科学城提供会议中心、多功能厅、科技馆等十余种配套设施,未来将打造成为具有光明特色的新型智慧园区、光明总部经济发展示范区、光明社区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区。
目前该片区规划建设
正全面加快推进
光明北地区城市设计
及地下空间系统城市设计
及地下空间已获批复实施;
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加快建设
将于8月上旬投入使用;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项目
于今年3月动工建设
将于明年8月交付使用;
土地整备全面启动;
圳美五路和卫光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
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片区区位图
小编了解到
科学城配套区项目
土地整备任务是131万平方米
目前已完成了90万平方米的任务
还需完成41万平方米
拆除各类建筑物31万平方米
除此之外
还有3平方公里的
光明中心区楼村土地整备任务
以及科学城启动区收尾工作
小编了解到
片区计划分三期开发实施
总周期为10 年
一期建设周期为 2019至2020年
二期建设周期为2020至2023年
三期建设周期为2023至2028年
全面启动片区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光明云谷项目一期等重点项目。
2020年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科学城智慧公园及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期(11条)项目完成建设。
2023年中大附属第七医院(二期)、中大人才保障房、6 号线支线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8年基本完成片区的开发建设,构建舒适、活力的高质科创城区,极大提升片区公共配套服务水平。
▲片区分期开发建设时序图
▲道路分期开发建设时序图
介绍完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开发顺序
下面重点来了!!
即将揭开
此次集中开工的4个重点项目真容啦
接着看吧~
↓↓↓
小编打听到
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有4个
均位于光明科学城配套区域内
它们分别为光明云谷一期、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
科学城智慧公园
和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程一期项目
总投资达107.64亿元
下面
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它们吧
▲启动区一二期规划图
项目概况:光明云谷项目一期是深圳市2019年度重大项目,总占地约8.1万㎡,总建筑面积约53万㎡,总投资约56亿元,包含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式公寓、产研办公、商业等多项配套设施。项目计划于202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国际会议中心、酒店方案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案
总体目标:将打造成为科学城重要配套区及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融合发展创新城区及科技成果创新增长极;生态、智慧、互联互通的新城市门户。
建设周期:2019.06-2021.09
2019年工作目标:年底完成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
建设单位:深圳市明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鸟瞰图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圳美大道和圳美一路交汇处,总占地约5.97万㎡,总建筑面积约48.2万㎡,总投资约42亿元,计划提供住房不少于3700套,配套18班幼儿园,预计2022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总体目标:质量目标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争创“鲁班奖”;安全目标获得“广东省双优工地”。
建设周期:2019.06-2022.12
2019年工作目标:年底完成基坑支护施工。
建设单位:深圳市光明人才安居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总占地约23万㎡,流域面积约2.857万㎡,总投资约4.37亿元,以“科技融城,智水汇心”为设计理念,保护原有生态基底,自东向西串联两条生态绿廊及源涌、海汇、湾流三大核心景观区,以景观为载体,融入科技创新元素,汇集世界一流产学城园区活力。项目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建设。
▲智慧草坪
▲源涌效果图
▲海汇效果图
▲湾流效果图
总体目标:通过新开挖河道连接新羌河暗流,将石湖、石湖公园、尖岭湖、荔山公园连接至圳美公园及圳美排洪渠,提高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河道水质,打造山水相融的城市景观。
建设周期:2019.06-2021.12
2019年工作目标:年底完成水系改造工程35%;完成景观提升工程25%。
建设单位:光明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光明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程一期
项目概况:项目包含11个市政道路项目,由3条城市次干道及8条城市支路组成,连通科学城装置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大附属学校等片区内重点项目。项目总长度约为7.77km,总投资约5.27亿元。项目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
总体目标:完善片区“三横四纵” 骨干路网,打通片区微循环,提升片区市政配套服务水平。
建设周期:2019.06-2020.12
2019年工作目标:年底施工完成40%。
建设单位:光明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天安骏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看完这四个集中开工的重点项目
小编真是深刻感受到
光明开发建设力量的强大
科学城配套区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大家一起加油干吧~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力量!
(来源:绿色光明网、南方+、深圳商报、奥一网、深圳光明)
6月6日,市委大湾区办赵志英副主任与协调发展处赴南山区专题调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建设情况。南山区副区长练聪与区发改、科创、规划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现场了解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重大项目落地等情况。座谈会上,南山区科创局汇报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总体规划情况,《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确定了以西丽湖为心,依托沙河西路为南北轴、留仙大道为东西轴,大学城创新片区、石壁龙创新片区、西丽中心区的“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69.7平方公里。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将对标国际一流,坚持高标准规划、集约发展,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齐全的生态优势,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人文发展优势,高质量推进科教城建设,办好“没有围墙的大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集中攻克一批关键领域和 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实现创新发展。
赵志英副主任表示,南山区是科教大区,也是科技创新大区,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和创新环境,西丽湖科教城科研基础深厚。
一要勇于创新,把握机遇、先行先试。做好体制机制层面的衔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以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科研机构建设。
二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调动好市场的力量,把南山区高技术企业集聚的优势发挥好。
三要积极主动对接,梳理重大政策创新、争取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在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深圳市委大湾区办 熊云洋)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创新之都
深圳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震撼
而另一方面
缺乏大科学装置等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基础和
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等
依然是制约着
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最近几年,深圳市领导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希望更多大科学装置在深圳布局,释放出深圳将以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为切入点、努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和意愿。
6月27日,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智能计算机大会上,2019国际智能计算机大会主席、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在接受采访时,向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独家透露:
科技部近期已经批复!
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的E级超级计算机
预期将于2022年在深圳部署!
何为“E级超级计算机”?
所谓“E级超算”,是指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作为大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尤其是衡量一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标志,E级超算已成为当前各国竞相角逐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E级超算研发计划,我国也将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究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在国家“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中,中科曙光、国防科技大学和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进行E级超算的原型机系统研制项目。
为何要引入“E级超级计算机”?
超强的运算速度,给基础研究带来加速,同样也是实实在在的数字生产力。超级计算机对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作用更为明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是平台的研发主流,华为、腾讯等创新企业是平台的入驻常客,而新兴产业更是平台着力培育的应用重点。如果E级计算机在深圳超算部署到位,届时中心的计算能力将提升1000倍。
如何迎接“E级超级计算机”?
“E级超算”落户,将使深圳超算的运算能力得到上千倍的提升,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今年,超算中心全面铺开“E级超算”准备工作。据了解,深圳超算中心已经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计算创新共同体,推动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学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各类创新要素的共享及协同创新。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目前正在按照计划紧锣密鼓推进,“应用和机器研发在同步推进,希望机器落成之日就是应用成果涌现之时!”他说。
目前,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的高性能计算科研机构用户达1600个,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资料显示,深圳超算用户表上有鹏城实验室、中科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家创新载体,合作伙伴包括华为、平安科技、腾讯、中国电信、云天励飞等科技企业。
近年来,深圳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这些都与超级计算有着密切关系。据介绍,深圳超算中心的软件平台,包括化学计算、生物计算、电磁学、工业仿真、流体计算、动画渲染、建筑设计、数学计算、气象预报、材料模拟、固体力学、大数据分析挖掘等领域。
相信不久的将来,E级超级计算机在深圳部署后,必将大大缩短科技创新的周期,降低科技创新的成本。通过持续推进与国家科技创新载体深度融合,推动计算能力转化为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力和社会生产力;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为应用场景赋能,这一大科学装置必将为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深圳超算中心发展大事记
1
2009年5月
国家科技部批复成立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863计划立项)。
2
2010年3月
超算中心建设工程全面开工。
3
2010年6月
世界超级计算组织实测运算速度为1271万亿次/秒,TOP500排名世界第二。
4
2011年11月
超算中心投入运行启动仪式。
5
2012年6月
超算中心正式向社会提供高性能计算业务的商业服务。
6
2013年7月
超算中心正式向社会提供云计算业务的商业服务。
7
2016年
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科研机构用户达1600个,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覆盖深圳2000万人口,机构用户超过2.4万家。
8
2018年3月
为解决2020年E级计算机落地前深圳超算中心计算资源短缺问题,深圳超算对计算资源扩容改造,缓解深圳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资源紧张的局面。
9
2018年
全面启动超算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迎接“E级超级计算机”落户深圳。
(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黄涛)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深圳光明
相关文章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